2025年一季度,德国木材出口市场呈现显著分化。尽管软木类产品面临全球需求疲软,但以山毛榉、橡木为代表的硬木出口表现亮眼,尤其是中国市场对高端硬木的进口需求持续攀升。
山毛榉原木出口创六年新高
年初,德国山毛榉原木出口迎来强劲开局。仅1-2月,出口量便达到15.8万立方米,创下过去六年同期最高纪录。行业人士表示,这一增长得益于亚洲市场的多元化布局:中国作为传统核心市场,通过深化贸易关系进一步巩固了进口规模;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对德国山毛榉锯材的需求亦显著增加,推动一季度锯材出口整体增长2%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市场的硬木进口结构正在优化。一季度,德国对中国硬木出口增长26%,具体而言:山毛榉原木和锯材出口分别增长15%和34%,橡木原木出口量更是同比激增94%。这表明,中国在家具制造和高端建材领域对品质硬木的需求持续升温。
软木出口遭遇双重挑战
与硬木的亮眼表现形成对比,德国软木类产品出口全面承压,一季度德国软木原木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。尤其是前两个月软木原木出口量同比减少28万立方米,前三大海外市场采购量同步萎缩。其中,对中国软木出口下滑尤为明显:樟子松原木出口下降27%,锯材下降33%;冷杉和云杉原木(横截面≥15cm)出口量锐减61%,锯材大幅缩减76%,拖累德国对华木材出口总量同比暴跌52%,金额缩水45%。
分析认为,这一趋势与全球软木市场供需失衡有关。一方面,中国和欧美国家建筑行业复苏缓慢,压制了传统进口国的需求;另一方面,以德国、挪威和捷克为主的欧洲大部分木材产国遭遇“云杉林危机”,导致软木产量下降,加工厂原材料供应短缺。
结语
在对中国木材出口方面,尽管硬木出口增长显著,但未能抵消软木出口暴跌,最终仍是形成德国对华木材出口继续缩减的局面。值得关注的是,德国木材出口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一方面,美国拟上调对加拿大软木的进口关税税率,此举或削弱加拿大对美出口竞争力,从而为德国软木进入北美市场提供替代性供应缺口。
然而,受制于德国及欧洲地区持续的结构性软木供应短缺,叠加供应链调整周期较长等现实因素,短期内德国难以迅速提升软木产能以填补潜在市场空缺。
另一方面,中国近期暂停对美国原木进口的政策调整,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木材贸易格局的重构。此举为中国市场释放出约300万立方米的硬木与软木进口需求转移空间,而德国在橡木、花旗松、冷杉和云杉等与美国出口至中国的部分材种重叠,有望借此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份额,以填补美国原木在中国市场的供应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