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国对华商品加征145%关税背景下,新西兰辐射松产业虽暂享关税豁免,却面临库存积压、价格下行与政策调整三重压力。行业数据显示,中国市场需求虽保持强劲,但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正持续冲击新西兰林业供应链。
三大核心事实
◆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,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已达145%
◆ 中国三月下旬日均原木提货量维持7万立方米高位,但新西兰港口库存仍接近400万立方米
◆ 新西兰元汇率波动剧烈,近一月在0.55-0.57美元区间震荡,直接影响出口成本
受美国关税政策连锁反应影响,中国传统家具制造业原料采购方向发生转移。凭借易加工特性,新西兰辐射松成为中国家具产业重要替代原料,但其建筑用材需求自2021年以来持续萎缩。行业监测显示,三月新西兰原木到港量创历史新高,导致港口库存消化缓慢,尽管近期下降10万立方米,仍处近三年高位。
价格体系方面,四月CFR报价较上月下跌8-10%,AWG码头交易价普遍下调10日元/JAS。不同出口商价差幅度扩大至8-16美元/立方米,反映出市场对关税政策长期化的担忧。值得注意的是,干散货运费尚未出现明显波动,主因美国仅占全球干散货贸易5.7%份额。
碳交易市场异动引发行业关注,新西兰碳价三月初暴跌12%至55NZU/吨。更为关键的是,新西兰议会环境专员西蒙·厄普顿提出逐步取消林业碳抵消政策,此举可能重构行业环保成本框架。与此同时,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双重影响,每贬值1美分可为出口商节省3美元/立方米成本,但跨境结算风险同步上升。
尽管中国采购需求暂时支撑市场,但贸易专家指出,美国关税政策存在进一步扩展可能,叠加新西兰国内林业政策调整预期,出口商需加快供应链数字化改造。最新统计显示,中国原木期货价格已较年初下跌近10%,市场信心修复尚需时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