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政府近期释放多重信号:一方面考虑将约90%中国商品关税从145%降至50%-65%;另一方面计划通过新型分层关税机制,对部分商品(如木材、钢铁)加征超100%关税,并限定五年期限。白宫发言人库什·德赛强调,最终决定权归属总统,并否认政策反复的猜测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美方释放"降低税率"的缓和信号,中方仍坚持"仅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谈判"的立场。自特朗普重启对华高压策略以来,中美领导人尚未直接沟通,贸易谈判陷入僵局。
尽管目前初级木材产品暂未纳入关税加征范围,但据《木材中心》报道,美国正酝酿针对木材的"国家安全调查"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进口1011万立方米硬木(价值约34.7亿美元),主要用于家具、地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制造。专家指出:"中国高端家具单板及实木材料中,美国硬木占比达15%,若关税上调,成本压力将直接传导至消费端。"
值得注意的是,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作为中国木材加工产业的重要中转站,或间接卷入供应链震荡。美国木业协会数据显示,中国对美家具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4%,关税变动恐引发连锁反应。
面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,部分中国家具企业已开始调整供应链布局:
- 原料多元化:加大俄罗斯、非洲硬木采购比例,规避单一来源风险;
- 技术突围:开发环保人造板材替代品,降低对天然木材依赖;
- 渠道转向:加速开拓除美国外的欧盟、东南亚新兴市场。
业内人士提醒,企业需密切关注美国"国家安全"清单动态,同时借助RCEP等自贸协定优化跨境物流成本。在贸易摩擦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全球木材与家具行业正站在变革十字路口。政策走向、供应链韧性及企业应变能力,将成为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