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
纽约工作室借 AI 打造绿色屋顶摩天楼,建筑生态革命来了?
来源:木材之家
2025-03-27 15:50:00

  在建筑设计领域,新技术正不断改写传统格局。如今,建筑师们借助人工智能之力,开启了 “提升生物多样性建筑形态” 的探索之路。《Wood Central》曾披露,建筑行业已开始运用如 Midjoinery 等程序设计多功能大规模木材建筑,而当下,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大。

  纽约的Oxman Studio研发出一套名为 “生态编程” 的新型计算机系统,旨在优化绿色建筑设计。该系统综合考量阳光、风力、污染等多种复杂因素,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系统,可谓是建筑设计与生态理念深度融合的一大创举。目前,Oxman Studio已携手澳大利亚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古德曼集团(Goodman Group),将这一前沿技术应用到亚太、欧洲大陆、美洲及英国的工业和仓储场地绿化项目中。

  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学教授Neri Oxman透露,团队正全力钻研通过总体规划、建筑布局与优化设计,提升生物多样性、增强生态韧性。“生态编程” 这一创新方法便是成果之一。为展示该系统实际效能,Oxman教授公布了 “伊甸园大厦”(Eden Tower) 的设计方案。这座摩天大楼独具匠心,拥有多个种植平台。从效果图可见,大厦由一系列堆叠的圆形构成,中央核心支撑部分楼层,其余楼层则巧妙地悬挂于边缘立柱之上,独特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。

  Oxman教授以High Line为例,阐释了该设计系统在推动城市绿色屋顶普及方面的潜力。High Line由废弃铁路改造而成,如今已成为城市线性公园的典范。她指出,工业时期现代建筑的诸多理念,借由人工智能工具得以在当代城市设计中重焕生机。

  据了解,“生态编程” 算法会依据特定场地的光照、湿度、土壤条件等信息,结合资源可用性及空气净化等设计目标进行运算。Oxman Studio的生态负责人Nicolas Lee介绍,工作室正通过现场湿实验室中的 “胶囊” 收集数据,用于计算程序。这些 “胶囊” 模拟生态条件,目的是实现生物多样性最大化。李先生强调,传统建筑设计长于满足人类需求,而面对非人类物种,需借助数据驱动的方法,确定其生存繁衍的参数。

  这些数据对于 “伊甸园大厦” 这类项目的设计,以及景观改造以提升碳捕获能力极为关键。李先生形象地表示:“我们并非设计花园,而是设计‘园丁’。这个系统可应用于任意污染环境,随时间推移优化并执行策略。” 这一创新为生成式设计系统开辟了新路径,有望创造出超乎想象的设计成果。在全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当下,Oxman Studio的探索能否为中国建筑行业带来灵感,推动绿色、生态建筑的进一步发展,值得持续关注。

免责说明:文字来源于木材之家原创,如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版权方与本网站取得联系。